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346 (第2/4页)
有很多共同的兴趣和爱好,将来在一起生活一定很合得来。” “可是,你们一个在北京,一个在襄平县,两地分居,多不容易呀。” 丰美已经调到襄平县政府任办公室主任,虽然比在平安堡乡时交通便利些,但从那里到北京也要十几个小时。 “我们不用两地分居,”丰美笑笑,“韩冬已经调到作协工作,可以在家里创作,每个月到单位开一次例会就好,他平时跟我住在襄平县。” “襄平县毕竟是偏僻落后的小县城,他从小在北京长大,也没真正插过队,能适应吗?” 鲁盼儿便想起了当年到红旗九队的知青,差不多每一人都梦想着回北京。 恐怕韩冬也难以适应县城的生活。 “前段时间韩冬的历史长篇就是在襄平县写的——他在那边住了几个月,觉得县城挺好的,特别安静,情节卡住了就出去转转,摸着古城墙的青砖就又有了灵感——比在北京效率高多了。” 韩冬自从帮刘南写了剧本之后,焕发了创作热情,还调到了作协。 不过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写剧本,而是选择了写历史长篇,这些鲁盼儿都知道,但她却不知韩冬躲到了襄平县创作,“噢,怪不得他许久没来家里了。” “已经交稿了,我们正好在这段时间结婚。” 丰美笑着说: “他一会儿就会过来。” 话音才落,便传来敲门声,正是韩冬,提着水果进来,打了招呼便笑着说: “鲁姐,我爸爸mama想在周末请大家吃饭,不知您和杨老师有空吗?” 这是两边结亲的正经礼数,鲁盼儿自然满口答应,“有空,当然有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