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系统不正经_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对比鉴定,当无大误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对比鉴定,当无大误 (第2/4页)


    釉上彩瓷器都需要在白瓷上彩绘而成,属于二次创作的瓷器,其价值肯定高于同等意义上的素白瓷器。

    所以后世多有以素白瓷后加彩,作伪以提高经济价值的做法。

    元代景镇窑基本延续金代磁州窑系“红绿彩”瓷的风格,也素瓷上施红、绿、黄三种彩。

    略有不同的是,素瓷所施的釉有青白釉、卵白釉、白釉三种。

    不过所谓“五彩”,并不是指瓷器上的彩绘颜色仅有五种,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三种。

    “五彩”只是言其彩绘颜色较多而已。

    元代的戗金五彩非常著名,五彩瓷的画法以勾线填彩为主。

    这是受五代至北宋宫廷画派的影响,一般是以抹红勾勒纹样的轮廓线,在轮廓线内填入红、绿、黄三种色彩。

    在这里要注意一点,元代五彩和红绿彩还有一点不同。

    元红绿彩,是釉上彩瓷品种。

    它是用红、绿彩料在已烧好的白釉成品瓷上绘画纹饰,再次入窑后以800c左右的低温焙烧而成,这是典型的二次烧制产品。

    与金、元时期北方生产的釉上五彩瓷器所不同的是,元代景镇烧制的红绿彩瓷中没有使用黄彩。

    所以红绿彩与传统的五彩略有差别,属于“五彩”的一个衍生品种。

    景镇窑烧制的釉上彩瓷,根据实物资料可追溯到元代晚期。

    红绿彩即是当时所创烧的新品种,所以,称其为“景镇早期五彩”不足为过。

    上个世纪国内外的古陶瓷学者,关于对景镇窑烧制红绿彩瓷的起源,还知之甚少。

 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