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八章 论男人的精力该花在哪里  (第2/4页)
现人生理想的阶梯。    苏齐本来以为,科举就相当于后世的高考,但等看到科举制度之后,才发现两者并不一样。    高考是为了获得高等教育的资格,而科举则是为了获得做官的资格,更像是后世的公务员考试。    两者的共通点是,都一样受到全国上下所有人的瞩目。    因此,科举更像是高考模式,与公务员考试目的合二为一。    在正式科举之前,考生必须先通过,当地州县每年一届的资格考试---童试。    童试要经过三个级别的考试,分别是县试、府试、院试。    其中,通过县试和府试的考生,被称为童生,    尽管童生这个名字看着很年轻,但很多读书人一辈子连童生都考不过。    取得童生资格后,才能参加接下来的院试。    顺利通过院试,童生就进阶为秀才了。    成为秀才后,不但社会地位提高了,还能享受一些特权:    比如见了知县不用下跪,平时还不需要服徭役等。    另外,秀才还有资格进入官学上学,接受更好的师资教育。    其中成绩最好的秀才被称为“禀生”,    不但免学费,还能享受国家的奖学金待遇:按月获得官府发放的米粮。    再往上,就是由按察司主持的每三年一次的乡试,通常在秋天举行,故也叫秋闱。    乡试通过之后,秀才就进阶成了举人。    做了举人之后,就有了选官的资格,从此一步迈入“士”的行列。    中举之后,即可参加会试,也称春闱。    会试每三年一次,由礼部主持,皇帝任命主考官。    会试过了的,被称为贡生,其中第一名则叫会元。    至此,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