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31  (第1/4页)
    他的恩德……算是比较好的明主。而他广招天下名士,以礼相待,更是为他在士人间立下不错的名声。    可他性格上的缺陷太过明显。    以名辨士,囿于偏见,喜欢用名声来衡量一个人。家世好名声显赫的,重之信之;没什么名气,家世又不显贵的,轻之鄙之。    表面上察纳雅言,折中群策,实则刚愎自用,听不得任何反对的声音。    老实说,对于这样的府主,荀攸与荀彧是有些失望的。    可出于“正统”,他们还是希望何进能在这次权力斗争中胜出,溯本清流,为党锢翻案,改变黑暗丑陋的官场。    正所谓二人计短,三人计长,心忧天下的荀氏二人递上名刺,再次造访崔府。    作为第三人的崔颂整个人都挂满了黑人问号。    对于何进,他确实了解不多——.一个开端就领便当的炮灰,在读者心中能留下多深的印象?    至少,把历史书当故事书读的崔颂,对何进的了解就只有三句话:太后他哥。被太监杀了。召董卓入京。    所以当荀氏叔侄问他怎么看待何进的时候,他挂着无懈可击的微笑,手心却被攒出了冷汗。    荀彧二人可是在何进手下任职的,对何进一定知之甚深;之前忽悠崔琰的那些话,此时是不能再说了。    何进是怎样的人……他不知道,只记得历史上,对于何进的评价似乎很不友好?    停顿了许久,崔颂决定还是保险起见,谨慎是福,拒绝发表意见。    “颂不曾见过何大将军,对大将军知之甚少,不敢妄言。”    这本来是一句很中规中矩,没什么毛病的话,可配上崔颂出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