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983【印刷革命】 (第2/6页)
更低,效率更高,一直被中国出版社用到民国。 至于古腾堡的金属活字配方,早就不是什么秘密。 古腾堡晚年卷入权力斗争,惨遭教会流放。他的印刷厂工人,流落到欧洲各地,其金属活字配方、印刷油墨配方也随之传开。欧洲传教士带着这些技术来亚洲,在马尼拉和椰城都有印刷厂,主要印刷《圣经》等书籍。 中国占领马尼拉、椰城后,也顺势接收了印刷厂,改印中文各科教材。 欧洲的金属、油墨配方,顺势传到大陆地区,现在已经被国内广泛采用。 古腾堡金属活字配方为:铅(80%)、锑(12%)、锡(8%)。着墨性好,熔点低,凝固时间短,铸成的活字饱满清晰。这种合金比例,一直沿用到现代。 古腾堡印刷油墨配方为:亚麻油、松节油、炭黑混合,调制出油性墨水。亚麻油作为溶剂,表面张力小,松节油进一步降低张力,同时附着性能也提升,能够印出非常小的清晰汉字。 这两种配方结合,以前三四页的汉字内容,现在用一页就能容纳,而且阅读起来更加清晰。 在制造出铅合金活字之后,就连中国官方印刷厂的铜活字,都被赵瀚下令熔了做铜钱。不必掩饰什么,中国的铜活字,就是没有欧洲铅合金活字好用。 赵瀚看了几张图纸,非常好奇:“你以前做什么的?” 谢富说道:“草民的父亲,以前是佛山谢氏的家奴。天兵杀来,家父脱了奴籍,但还在谢家做佣人。草民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