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92章 (第2/3页)
下是到了几世呢?她文章作得好,又占着大义,她背后的寒门清流也乐见勋贵灰头土脸,便都为她说话。 卫杞在朝上看似两不相帮,回了宫室却将方鉴的文章读了又读,赞了又赞。 到底是三元魁首,这文章写得就是好,辛辣又嘲讽,我要是家中有这样的不肖子弟,怕不是脸都要臊红了。卫杞随手将折子丢进大监怀里,朗声笑道。 小方大人也是年少轻狂,倒也不怕得罪人。大监笑道。 她背后是高履霜和清流,她也不是全无底气呢。卫杞又捡起了另一份折子,高卿可舍不得她的好学生吃亏。瞧瞧,戴扬晖的弹劾折子,弹劾辅国公、宋城侯、高阳伯等治家不严。 这份折子被抛进了阿郑的怀里,阿郑接了翻开看了看,问道:若我没记错,戴大人与高大人是好友? 是极。卫杞围着书案慢悠悠地转了一圈,利害得失便也在她心中转了一圈,这几个武勋皆是战场拼杀才有的今日,年纪大了胆子也小了,也不知是真的宠溺幼子,还是在自污求保。 阿郑接道:恐怕是二者皆有。真是小看了陛下宏图之志。 哼,也是时候敲打敲打了。卫杞向大监招招手,大监躬身将折子递回。 卫杞接了折子铺在桌案上,执笔批复,而后对大监道:就这般发回,让通政司抄录出来叫大家都看看方卿的妙笔生花。 那折子上用朱笔批了两个洒脱的大字:有理。 批复一出,满朝便知陛下心意了,方鉴也因此名声大震,满城的膏粱子弟都学会了躲着京兆府。 方鉴在京兆府也算是站住了脚,再往悦和楼去的时候,遇上的世家子弟,也会恭敬地与她道一声好。辅国将军的幼子、安阳伯的次女、通城侯的长孙正五品、正四品、正三品他们是向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