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9章 (第2/2页)
的手问:“晓晓呢?晓晓没回来吗?” 孙婧睿道:“晓晓说想吃奶奶做的白茶糕了,等奶奶做好了就回来了。” 柳阿奶闻言很快转过身继续过塞面粉,孙婧睿又朝虞苏时快过来,虞苏时理解道:“姜鹤跟我说起过柳阿奶的事情。” 孙婧睿给虞苏时搬来了椅子泡上茶,袅袅的茶气飘浮至半空,与茉莉花的味道融合在一起。 送上茶水后,孙婧睿也没歇,让虞苏时稍等一会儿,随后进了里屋从里面抱出来一个用青花绸缎布袋包起来的长窄物什。 第11章 昔有白茶糕 “我小时候没少因为它手心挨板子。” 青话绸缎的布袋褪去,一柄器身修长、琴面漆黑光亮、保养良好的古琴映入眼帘。 “我奶奶说这是明代潞王制的琴。”孙婧睿手指划过琴腹,虞苏时很快发现上部刻有琴名“中和”二字以及一个编号。 “可惜我没啥音乐天赋,小时候学恨不得把它劈了丢进灶堂里烧火,后来我奶奶也看出我是真音痴就不再强迫我学了。但老太太总觉得遗憾,老是对它念叨着老朋友啊,以后没人懂你了,怎么到了她这里就传不下去了。” 孙婧睿朝柳阿奶望了过去,苦笑一声接着说:“前几年在记性还好点时,奶奶本想把它捐给博物馆,我还带着她去博物馆逛了逛,回来后她就说那里面死寂。乐器有灵,是受不住寂寞的。” 三百多年,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琴,琴身、琴弦又曾被多少双手爱抚、擦拭过,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这个家的一部分了,是受人尊敬的长者,是合该爱护的稚童,也是心心相印的朋友。 “后来奶奶就看开了些,要把琴送给有缘人,但岛上没一个懂琴的,这再往后她便什么也不记得了,这柄琴也被忘了干净。”孙婧睿将古琴轻轻地放在长桌上,“姜鹤电话里跟我说你会古琴,要不要试试手?” 虞苏时来此的目的在于此,自然是不拒绝,等孙婧睿找来几本琴谱后随手拿了最上面的一本,是本减字谱。 减字谱的特点是字简义尽,文约音赅,即谱子的内容简洁易懂,但其中旋律和节奏难以把握。 这本减字谱的内容则更加通俗易懂,哪怕是初学者也能按照自己的理解顺利弹奏下来,虞苏时本想再看一眼其他琴谱,但孙婧睿已经把余下的几本全抱在了怀里,他只好拿着手里的谱子以自己的理解来拨弄琴弦。 一曲终了,虞苏时才抬起头来,发现柳阿奶不知何时坐在了他对面。 老太太眉头皱得很深,脸上的神情也异常严肃,摇着头缓慢吐字:“不好不好,弹得不好,晓晓不见了,晓晓不见了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