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三十六章 许与不许之间 (第2/3页)
在就是一个机会。” “与你说我们该怎么答复那些红毛国人?” 朱雄英郑重说道。 “孙儿认为,朝廷应该派一名精明干练的大臣作为谈判的特使,代表朝廷和他们谈,增加对他们的了解,至于该答应他们什么,需要见机而动,总而言之,既不能丧权辱国,也不能丧失了解他们的机会。” 朱元璋目光炯炯,扫视了一下满朝文武,却发现他们都像霜打的茄子一般,对于朱雄英这些话,个个都无动于衷。 现在我大明内无法家拂士,外无敌国之外患者,使者难找呀。 “那你认为谁去合适?” 听到朱元璋这么问,朱雄英的目光落在了师父陆宁的身上,朱元璋你马上也随着看了过去。 “子安,你怎么看?” 就在所有的人都认为陆宁要主动请缨的时候,他的回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。 “启奏父皇,皇长孙雄英年少聪明,卓尔不群,可以承担此项使命。” 这话还没等落地,旁边的首辅大学士王腾蛟又站了出来。 “陛下臣认为其不可,皇太孙年方未冠,正是在从师学习的关键时候,怎能代表天朝出使诸国?” 陆宁马上站出来回怼。 “甘罗十二岁为使臣,焉知不可?” 这下子满朝文武才知道师徒二人,一搭一档,早已给这个事定了调子。 想到每次弹劾陆宁都被他反杀的经历,至今有些后怕,于是全部把头埋在沙子里,做了鸵鸟,朱元璋马上拍板定案。 “传旨,派皇孙朱雄英为使臣,长宁郡王、五军都督府大都督陆宁为副使,前去岭东罗城府玛阁岛东岸边搁浅的红毛国大船上,跟红毛人谈判!” 接旨之后,师徒二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