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三十五章 再见了,1850!(二)(还是万字!!!) (第11/15页)
这种筛选比起人类的小蝌蚪马拉松,甚至还要激烈上无数倍。 短短的初筛过后。 一秒钟内通过的电子数量,降低到了0.167x10^4量级——这里的描述是电子云概念的‘个数’。(一般情况下描述电子用的是库伦,这里的个数只是方便各位鲜为人同学直观阅读。) 在初筛之后。 那些过关的电子进入了加速器中。 首先迎接他们的是纯钼的锥形体,加速器中的一个平衡器。 在锥形体的作用下,电子们以某个写出来要占据454个字节、会被喷成水文的函数进行了缩量。 又有部分电子“倒”在了这里。 其余电子继续前进,又到了下一关: 带着负电的金属环。 同性相斥,异性相吸,负电和电子很快产生了斥力。 就像逆水行舟一般。 有些动力不足或者方向的电子,又被残忍的剔除到了掺锌铁氧体的空芯螺线管中....... 就这样。 在一道道预先设定的‘工序’的作用下。 电子的数量越来越少,但属性上却越来越稳定。 最终无限接近场致发射的效果。 在这一道道摆在明面、可以用物理知识解释的‘工序’面前。 即便是乔吉亚·特里这个民科,也找不出任何的所谓漏洞。 乔吉亚·特里、阿伏伽德罗、多普勒...... 他们所有人都只能静待着结果。 这些逐渐稳定的电子很快被加速,并且穿过了徐云交由格物社社员打磨的“双缝”。 整个过程看似漫长。 但在现实里,只用了仅仅几秒钟的时间便结束了....... 一分钟后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