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六十八章 电影大史记 2 (第4/6页)
德桦,《妖夜回廊》的吴彦祖,《ptu》的任达桦,《盲井》的褚青。 如果没有后边那货呢,结果就比较清晰,吴彦祖、任达桦纯属陪跑,保准是华仔和伟仔角逐,而伟仔的几率还要大一些。 甚至说,哪怕他的片子不是《盲井》,随便换成另一部较优秀的电影,众人都不会如此纠结。 你想啊,人家靠这片子摘下了柏林首位华人影*帝,现在回到华语圈,却拿不到任何荣誉,也不怕被喷死! 更何况,他在片中的表现有目共睹,完完全全的爆种,并非徒有虚名。 所以呢,这就有太多变数了,无论组委会,媒体,还是影迷。心情都一个字:愁啊! 至于第二,即是本届金马奖的评审团制度。 目前亮相的有八位:王童(台湾导演)、鸿鸿(编导)、李烈(演员)、陈博文(剪辑)、梁良(影评人)、卢非易(学者)、骆以军(作家)、曾江(香港演员)。 而组委会不知抽什么风,今年非要搞点新花样,又在决选阶段引入了三位海外评审:珍琵琳(英国动画导演)、莫妮卡?楚特(德国纪录片导演),以及晖峻创三(日本东京影展选片人)。 这就奇葩了,因为每个奖项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群众基础,金马奖就是面向所有华语片,金像奖就是香港电影,都很排外。 组委会如此一搞,自然惹得一票人不满。但他们更心塞,不改革被骂,改革仍然被骂,那还是变一变的好,不能烂死在锅里。 其实呢,别提金马,就连坚持本土化二十年的金像奖,到2014年的时候也撑不住了,同样引进了海外评审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