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艺时代_第六百四十章 蒙特利尔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六百四十章 蒙特利尔 (第2/5页)

于电影。电视台和观众就认熟脸。

    就自己想想,o7年到1o年这段时间,除了汪宝强、孙洪雷、****斌、海清、黄海波、闫倪这几位,小荧幕上还能看见谁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9月2日,蒙特利尔。

    这里的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。是十二大之一。如果说圣丹斯集中了美国化的独立电影,那蒙特利尔就是泛欧洲化的艺术片圣地,两个影展共同撑起了北美地区的艺术品位,不至于被好莱坞的酸臭味全盘攻占。

    中国作品在此获得的荣誉不多,但也不算少,许是地处偏远的关系,国内一向不太关注。

    活动于8月27日开幕,为期十天,今儿是《李米的猜想》映式。曹宝平,周公子外加两个工作人员。在昨天才匆匆赶到。

    没有炫目的闪光灯和大明星,场面略显简陋,不过气氛还是很棒的,能容纳七百人的大厅坐了近九成。

    周公子在最前排,很认真很认真的等待着。她为了拍这部戏,简直吃尽了苦头,杀青之后又花了整整三个月,才能完全抽离。

    不多时,灯光黯淡,银幕亮起。

    正片的第一个镜头。就给了周逊的那张小脸,素颜,蜡黄,颧骨上满是暗斑。头乱糟糟的扎着,右手夹烟。

    “69,8o,83,1o3……221,243。256,一直到146o,上个月,上个月正好是146o,数字都在我脑子里,每封信的日子我都记得……这有什么规律么?”

    她神经病似的念叨,对每一个乘车的客人,然后又自问自答:“没什么规律!别想了,该想的我都想了。四年,就这些日子,54封信,没有任何线索、城市、地址、电话,统统没有,就这些信。他告诉你又起晚了,便秘了,又看了一夜的球,隔壁饭馆的味儿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