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35章:稳固发展(二)【二合一】 (第2/11页)
”杜宥说道。 见此,杨宜便从怀中取出三份奏表,口中正色说道:“第一桩事,新都雒阳的建造工程,已于十日前正式动工,这是我户部左侍郎崔璨大人所呈的奏表……” 礼部尚书杜宥走到杨宜面前,伸手接过后者递来的奏章看了几眼,微微点了点头。 “第二桩。”将第二份奏表递给杜宥,户部尚书杨宜又说道:“这份是来自「成皋关」的奏表,据「成皋令」所称,在近半个月内,已有数千名来自荥阳、宅阳、郑城、卷县等地的百姓迁往川雒,「东民西迁」之事,效果斐然,下官以为,我朝廷当尽快在雒城设置「令尹」,方便引导迁移之民在三川郡落户,另外,需谨慎迁民与当地川民发生口角之争……” 礼部尚书杜宥接过奏表,摊开扫了两眼,微微点了点头。 “第三桩。” 此时,户部尚书杨宜将第三份奏表递给杜宥,紧接着说道:“为方便运载建筑物资,我户部恳请朝廷允许增造船只,现有的船只数量,不能满足新都雒阳建造事宜是全国铺设路网的建设……” 礼部尚书杜宥接过奏表瞅了一眼,随即有点不可思议地看向杨宜:“新增两百艘?” “这是必要的!”户部尚书杨宜肯定道。 杜宥点点头,环顾各部的尚书大臣问道:“各部可有何不同看法?” 吏部尚书郑图、兵部尚书陶嵇、刑部尚书唐铮以及工部尚书孟隗等几人相继摇了摇头。 其实在这几件事上,吏部、兵部、刑部的话语权很小,杜宥也只不过是本着一碗水端平的心态随口问问,既然各部尚书皆无异议,那么这件事,朝廷当场就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