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267章:争执(二) (第5/6页)
了口气,说道:“好!如你所言,我支持四王兄出任河内守,但淇县、沫邑两地,却不属于河内郡……” 的确,淇县、沫邑,最早是卫国的领土,后来被韩国占据,确实不属于河内郡。 可为何庆王弘信默认退让河内,却仍想将这两座城池捏在手中呢?难道只是单纯为了给赵弘润添堵? 当然不是,其原因就在于「魏韩边市」。 前年,赵弘润出兵攻陷韩国的王都邯郸,迫使韩国媾和,私底下与魏国达成协议,当时魏韩两国为互通有无,就开设了边市。 虽然后来韩国单方面撕毁协议,可如今韩国已求和,因此理所当然,魏韩边市也会因此恢复——虽然作为战败方有些丢脸,但韩国的贵族们,并不会阻止「魏韩边市」的恢复,因为这事有重利可图。 比如说,魏国不允许贵族私铸钱币,违令者严惩不贷,因此在魏国,「铜」并不算是什么珍贵的资源,虽然户部不遗余力地从国内各地搜集铜,但这玩意大多数都是堆在户部仓库里等着发霉;但在韩国,韩王失权,国内贵族私铸钱币那是司空见惯的事,因此在韩国,「铜」就是等于财富。 因此,魏韩边市是魏、韩两国各取所需的双赢之事,只要两国停战,就会恢复——哪怕表面上不曾恢复,私底下的交易也不会终止。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在明确清楚这件事的情况下,庆王弘信如何舍得将淇县、沫邑并入河内郡,交给燕王赵弘疆打理? 而在听了庆王弘信的话后,赵弘润居然也点了点头,说道:“这倒也是……那就让镇反军驻扎在淇县、沫邑吧,谁知道韩国会不会再次撕毁协议呢?”说罢,他转头看向南梁王赵元佐,笑着说道:“南梁王,不如就让你麾下庞焕、蒙泺两位将军驻守淇县、沫邑吧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