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1章:战略部署【二合一】 (第10/11页)
的资源。 十月初,赵弘润返回「原中要塞」。 当然,这所谓的要塞,眼下只不过是一个概念,按照赵弘润的估计,待等这座要塞建成,最起码也要等三五年之后。 返回要塞后,赵弘润便开始思考驻守这片河套平原的将领人选。 由于以目前魏国的实力而言,尚无法彻底消化整个河套地区,因此,赵弘润决定在河套地区划出五个小郡,辐射整个河套地区,即「银川郡」、「朔方郡」、「九原郡」、「原中郡」以及「榆林郡」,至于「云中郡」,赵弘润在考虑良久之后,也决定在这里驻扎一支军队,毕竟他准备将「阳山-阴山」的长城修到林中,彻底隔绝北方草原与河套地区,同时,云中郡的东边,在(定襄)东边,即是韩国的雁门郡,不得不防。 因此,总共是六个小郡,需要六位将军驻守。 为了表彰这次诸路魏军的功劳,提拔少壮代的将领,赵弘润有意让军方自己推荐人选。 于是乎,各路魏军的主将们,纷纷推荐自己的副将。 河西守司马安,推荐了副将「白方鸣」出任银川郡的郡守。 魏武军的韶虎,则推荐了几乎岁数相差无几「赵豹」出任「朔方郡」的郡守——这起初让赵弘润感到很纳闷,毕竟他的本意是为了提拔磨砺年轻的将领,实在无法理解韶虎为何举荐赵豹。 直到当他看到韶虎在举荐信中,又推荐禹王赵元佲的次子赵成岳担任赵豹的副将,赵弘润这才恍然大悟——这明摆着就是韶虎不放心赵成岳这位小公子,所以叫赵豹照看着。 只不过,赵豹性格那么冲动,而赵成岳这位赵弘润的堂兄,也是一位像燕侯赵疆那样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