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魏宫廷_第1197章: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197章: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(第2/6页)

直到羷部落的老族长『费扬塔珲』过世,原头领『鄂尔德默』接掌大族长的重担,导致羷部落爆发内乱,秦军这才有机会打败羷部落,真正将手伸入了三川。

    而在这段战争期间,渭南『下邽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等同于秦国的东边屏障,因此也称作『秦东』。

    不过最近几年,『下邽』逐渐失去了防御壁垒的作用,因为在羷部落战败之后,这个曾一度与秦国爆发战争的三川部落,已远迁三川东部,再加上河西羌胡的逐渐归顺,使得秦国在这一带已无敌手。

    正因为这样,前年秦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东征。

    总得来说,『下邽』这座要塞级的城池,作用已从当年的边塞重防,成为今日的后方据点,前后两次支持秦少君与武信侯公孙起的东征。

    也正因为这样,驻守下邽的秦兵,万万也不会想到会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偷袭下邽。

    十一月初五,在下邽城的东城门处,一队约三四百人左右的秦军士卒,在城外指挥着数千民夫,将一桶桶装满谷物粮食的木桶搬上马车,准备运往前线武信侯公孙起的军中。

    而在城墙上,或有几名守城的秦兵围在一起,一边看着城下众人的忙碌,一边讨论着这场战争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前年发生的『秦魏三川战役』,让近些年来盲目自信的秦人认清了魏国的强大,也牢牢记住了『魏公子润』这个名字。

    也难怪,毕竟在『秦魏三川战役』中,秦国败地实在是太惨了,整整二十万军队,到最后居然只剩下寥寥千余人逃回本国,其余近二十万士卒皆埋骨异乡,毫不夸张地说,这场战败毫不亚于魏国的『魏韩上党战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