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275章:回程 (第3/6页)
听了这话,卫骄吃惊地插嘴道:“介子先生的意思是,这事对殿下反而有好处?” 对此,无法理解。 作为赵弘润身边的宗卫长,卫骄了解的东西,远比其余宗卫多得多。 就拿兵铸局来说,如今魏国军队方面的武器、甲胄订单,都是兵部交给冶造局的,而冶造局又委托给兵铸局,正因为如此,以往大梁才出现了类似「兵铸局给冶造局打下手」的趣闻,使兵铸局实际上成为了冶造局的代工作坊。 但话说回来,由于整合了资源,避免了像最初那样兵铸局与冶造局争抢订单的冲突,使得冶造局与兵铸局皆获得了大量利益。 而如今,突然又冒出来一个兵造局,而且还是真正隶属于兵部、受庆王弘信控制的军械铸造司署,那么试问,兵部还会将大量的军备订单交给冶造局与兵铸局么?肯定是留给「兵造局」这个自己人啊。 如此一来,冶造局与兵铸局在军备方面的订单,必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。 见卫骄无法理解,介子鸱正色说道:“木秀于林、风必摧之。兵铸局往年负责锻造全国境内的军械,岂会不引起旁人的眼红?……这次在我大魏的战争期间,在朝廷的允许下,各地方贵族的私人军械作坊,如与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,这足以证明,兵铸局并非是独一无二的,那可以被取代。可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,多一个人分担外界对兵铸局、对殿下的眼红,权衡利弊,这反而是有利的,何况,兵铸局事实上也负担不起全国军队的装备铸造。” 赵弘润微微点了点头,认可介子鸱这番说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