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魏宫廷_第162章:兴安三年【二合一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62章:兴安三年【二合一】 (第8/10页)

交易的规模并不算大,只能说是双方在尝试性接触,但前景却颇为可观。

    更重要的是,魏国向这些北方、西北方的羌胡部落,表达了魏国以及中原的善意。

    总的来说,魏国的西北边境还算是平静。

    转眼到了三月份,韩王然再次遣使者韩晁、赵卓二人来拜访魏国,一方面是交割当初购置魏国那批淘汰下来的军备的钱款,一方面向魏国这个中原霸主表示尊敬。

    当然,这所谓的尊敬,说到底也就是糊弄糊弄人而已,至少赵弘润就非常清楚,韩国目前正死死盯着他魏国的一举一动,时时刻刻都想着赶超。

    这不,在韩晁、赵卓两位韩使抵达大梁之前,赵弘润还收到一份青鸦众的密信,是安插在韩国王都蓟城的青鸦众送来的。

    只见那些青鸦众在这份密信中写道,自去年「大梁会盟」之后,韩国似乎就有意效仿魏国的种种改革措施。

    首先是在提拔人才方面。

    曾几何时,韩国跟楚国一样注重门第出身,且国家大权,始终被国内的王公贵族把持着,但是如今,韩王然效仿魏国的选荐制度,不重门第、唯才是举,既为国家招揽到无数的人才,亦笼络了平民阶层的民心。

    士族,包括与公族这些旧贵族相对应的新贵族,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官僚阶层,从历史发展趋势来说,这才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基石。

    当时赵弘润看到这里,十分惊讶,要知道当年魏国打压公族,提高士族地位的时候,那可是经历过一番波折的,毕竟以赵氏王贵为首的、包括跟赵氏王贵联姻的贵族阶层,怎么可能放任中下级贵族以及世家来夺取他们的社会地位呢?

    纵使是今时今日,在魏国国内,公族与士族依旧有不小的矛盾以及利益冲突,只不过,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