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魏宫廷_第162章:兴安三年【二合一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62章:兴安三年【二合一】 (第2/10页)

悌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……”

    由于他说话还不利索,赵润费了好大的力才听清楚儿子究竟在说些什么,原来是论语的《学而篇》,当代的主流儒家学术之一,大意就是提倡孝敬父母、友爱兄弟、谨慎诚信,兼施仁义,并且,将对个人品德的重视放在学文之前,一听就知道是君子规范。

    赵弘润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对于年仅三岁的长子,他并不指望这小家伙能有多么聪明,有多大的才能,但首先要心地善良。

    就在赵弘润满意点头的时候,高括在旁笑着说道:“说起太子的学业,张启功对介子鸱选择的授业篇幅很不满意呢……那位张大人觉得,介子鸱选择的篇幅太过于软弱。并且,趁介子鸱不注意时,张启功亦曾趁机教了太子一句话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赵弘润好奇地询问儿子赵卫道:“张卿教了你什么呀?”

    赵卫歪着脑袋想了想,似乎在回忆父王口中的「张卿」指的究竟是谁,直到赵润反复提醒之后,他这才奶声奶气地说道:“普天之下、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、莫非王臣。”

    赵弘润不禁错愕,待回过头来之后忍不住摇了摇头:“这个张启功……”

    在学术上,介子鸱与张启功相互瞧不顺眼,这是朝中众所周知的事,并且见怪不怪,毕竟一个是儒家门生,一个是法家子弟,彼此能携手那才叫奇怪。

    不可否认,张启功教授的也没错,太子赵卫作为魏国未来的君主,怎么可以是软弱的君主呢?但没错归没错,赵润觉得让张启功来教授赵卫,还为时尚早——这个岁数,需要培养赵卫心地善良即可。

    更何况,介子鸱那会是软弱的人么?

    那可是一位真真正正心怀天下的人,此人的抱负,比他赵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