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219章:再临咸阳(二) (第2/6页)
率太低! 同样的时间与同样的劳动力,在目前魏国已有水泥的情况下,赵弘润甚至可以建造一条圈住魏国全境的长城,或者在魏国国内最起码七成的土地上铺设道路网。 迈步进入城内,赵弘润对秦国那『建筑普遍宏伟』的评价,就立马消失无踪了,因为在经过城门之后,他放眼城内的建筑,普遍都是些很普通的土木建筑的房屋,有的干脆就是草屋,这让赵弘润感觉自己不是来到了秦国的王都,而是来到了一座小山村。 可能是注意到了赵弘润的表情,大庶长赵冉低声解释道:“这里是『贱里』,是平民贱户居住之地。” 赵弘润点点头,没有多说什么。 据他对秦国制度的了解,他感觉秦国的制度真的很奇怪。 一方面,秦国的阶级制度像楚国那样苛刻,将最底层的平民分为『爵民』与『贱户』两种,爵民即是有爵位的庶民,比如军功爵制中最初级的『公士』。 只有拥有功爵的庶民,才能享受秦国律法的保护,纵使是秦国的上流贵族,也不能肆意伤害爵民、抢掠爵民的财物。 相对而言,不具备任何功爵的人,则称作『贱户』,地位与奴隶无二。 秦军让魏军颇为忌惮的黥面军,有最起码七成是这些渴望通过战功提升社会地位的『贱户』组成。 按照苛刻的秦律,贱户没有人身自由、不允许拥有土地、不允许拥有个人财物,也严令禁止贱户与爵民通婚——如若出现这类事,则剥夺其中一方的爵民身份——不夸张地说,秦国在这方面比楚国还要苛刻。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,秦国又不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