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46章:默契与怀疑【二合一】 (第4/10页)
,卫公子瑜必定是对魏国的冶铁技术垂涎不已,但很可惜,冶铁技术是魏国如今的“立国之本”,纵使卫国是魏国的盟国,也不可能得到完整的技术——最多就是魏国愿意将成品,即最近打造的兵器、甲胄出售给卫国罢了。 不光是卫国,就算是秦国,哪怕秦少君嬴璎是魏国东宫太子赵润的夫人,赵弘润都没有向秦国彻底开放冶造技术——当然,秦国本身的工艺达不到这也是原因。 冶造局的每一项技术,都会存有备份,锁在冶城的库房内,由于冶城是完全不对外开放,没有太子赵润亲笔诏令,纵使是魏天子赵偲直属的拱卫司御卫,也无法进入冶城,更别说进入冶城的库房。 而巧的是,萧鸾手中正好有几份从冶造局库房内取出来的文献资料。 在一年前,旧太子赵誉在掌控大梁之后,理所当然地动起了冶造局的主意,在没有经过赵弘润允许的情况下,强行以王令使禁卫军接管了冶造局的冶城,使得冶造局一度出现动荡不安。 而趁着这个天赐良机,潜伏在禁卫军当中的伏为军细作们,便偷偷将冶造局库房内的设计图纸盗了出来。 当时,伏为军士卒的目标,就是魏国有关冶铁工艺的记录,以及魏军兵器、甲胄的零件打造图纸,至于目的,不言而喻,自然就是为了强化伏为军的装备罢了,毕竟魏国的军备在中原可是一流的。 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伏为军的细作窃取了冶造局有关于冶铁工艺的记录,却漏了一项非常关键的前置工艺,即烧制耐火砖的原料成分,让当时得知此事后的赵弘润长长松了口气。 没有耐火砖堆砌的保温高炉,纵使得到了他魏国的冶铁工艺记录又如何?烧出来的不还是最起码半炉的半成品。 只不过这个秘密,伏为军的细作们不清楚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