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魏宫廷_第132章:迁都争议【二合一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32章:迁都争议【二合一】 (第4/11页)

会神地听着介子鸱的见解,在听到这话时,他不由地皱了皱眉。

    倒不是介子鸱说得不对,相反地,介子鸱的观点一针见血地点出了目前魏国国内的积弊。

    颍水郡,包括梁郡,乃是魏国的核心腹地,基础建设是举国各郡中最快的,但相对地,像「土地兼并」这种情况,难免也是举国最严重的。

    简单的说,在颍水、梁郡这两地,贵族、世族势力掌握着太多的土地,以至于民力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浪费,仍有许多的平民尚未拥有属于自己的耕地,这种情况会引起许多问题、许多矛盾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朝廷对此的解决方案有两个。

    其一,就是削减贵族、世族所能拥有田地的面积,但这样做会引起国内贵族势力的不满与抵制。

    说实话,赵弘润并不在意与国内的贵族势力交恶,但反过来说,他也不能否认,在这个时代,贵族与世族还真是国家的基础——就好比「五方伐魏战役」时期,若不是成陵王赵燊、安平侯赵郯等姬赵氏王族分家子弟号召举国的贵族慷慨解囊,不惜余力地协助朝廷共赴国难,那么那场战争,他魏国会打得更加艰难。

    正因为如此,赵润对这些贵族的看法也再次出现了改观:魏国的贵族,固然是贪婪,但在事关国家的大是大非面前,绝大多数人还是颇为明智的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纵使是赵润,也不好意思对这些曾经给国家出过力的贵族下狠手。

    至于其二,那就是诸如前户部尚书李粱今日在午朝时提及的:想办法使颍水郡内的平民迁移,向上党、河西、河东、河套、三川等土地充足且人口密度相对较少的郡迁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