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14章:睢阳之战 (第2/7页)
的年轻将领。 当时,赵润就想起了这名在雍丘之战中斩杀了邸阳君熊商的游马军将官,破格提拔其为睢阳县的都尉。 事实证明,赵润的安排不无道理,在得知固陵君熊吾聚集十几万大军前来攻打睢阳县时,睢阳县令黄立马就决定固守城池,试图依靠睢阳县的城墙阻挡楚军。 但此时正值三旬壮年的都尉石信却提出了相反的意见,他认为,虽然他睢阳县兵少,只有寥寥数千人,但即便如此亦不可龟缩城内,助涨楚军的气焰。 谁都知道,楚国的军队一般有六七成是由用粮食征召而来的粮募兵组成,而这种乌合之众却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,那就是只会打顺风仗楚军形式大好时,这些粮募兵一个个化身虎狼,简直比正规军还要凶猛;可若是楚军处于劣势时,最先崩溃的,也必定是这些粮募兵。 因此石信认为,退守城池,只会让固陵君熊吾麾下的粮募兵士气大振,一旦这支乌合之众养成了士气,单凭睢阳县数千军队,根本不足以阻挡十几万楚军。 是故石信建议,在睢水北岸设立营寨,不求借助睢水之险阻遏楚军,只求在这里尽可能地给粮募兵造成伤亡,让后者因为蒙受巨大伤亡而士气大跌只有让粮募兵的士气跌落,睢阳县才能有守住城池的可能性。 四月初五,即是固陵君熊吾率军抵达睢水南岸的日期。 在抵达的当日,熊吾并未选择立刻强行渡河,而是下令麾下士卒就近砍伐林木,打造用来渡河的浮桥,顺带着连攻打睢阳县而用的攻城长梯也一起打造了。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,无非就是在行军的过程中,他麾下正规军与粮募兵两者脱节了,接近七成的粮募兵,在行军过程中远远落后于正规军,一直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