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886章:太子与桓王(二) (第4/7页)
嫡的对手,因此,太子赵弘礼与赵弘宣之间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矛盾。 在北疆的那段时间,太子赵弘礼逐渐了解了赵弘宣的性格,后者的性格,与其一母所养的哥哥赵弘润几乎截然相反,是一位内敛、谦逊、尊重礼俗的皇子。 当时的北一军内部私心很重,唯独赵弘宣的心思很坦率、很纯粹,他只是想做出一番成绩来。 因此,当时太子赵弘礼不顾王氏的反对,将军中一些权力移交给赵弘宣,真正意义上地将后者视为了副手。 不过,也仅仅只是军务方便的事,至于指挥打仗,倒不是太子赵弘礼不肯放权给赵弘宣,而是因为他自己都没有多少话语权。 正如赵弘润当初所说的,北一军是一支乌合之众。为何?因为内部不合、派系林立,皆一个个私心极重。 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? 而事实证明,赵弘润所评价的一点也没错,哪怕是太子赵弘礼,在攻打曲沃的期间都受到了掣肘,因为没有人愿意主动牺牲。 虽然说倒是可以将雍王党的人丢出去,这那最多只是借刀杀人,并不能帮助太子赵弘礼打下曲沃。 随后,将军姜鄙率领『北三军』攻克,『北一军』就在一旁看着,尽管姜鄙没说什么,可太子赵弘礼与桓王赵弘宣都感到丢脸。 再然后,更丢脸的事发生了,『北一军』背后那些贵族、世家,居然提议与将军姜鄙的『北三军』一起行动。 那算哪门子的一起行动? 人家北三军打败韩**队,趁胜追击,北一军就跟在后面捡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