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奥运金牌是我的[花滑] 第847节 (第5/6页)
了问题,动作屡屡失败,赛场表现更是一场比一场差劲。 十来岁的孩子,说懂事也懂事,闹起矛盾来的解决方式也格外置气。 就算教练严厉批评,也无济于事。 眼看着发育关影响拉大,双方还没有转变思维的意识,教练天天训练场骂声阵阵,听得正在给贺舒扬做体能配合的秦芷一个哆嗦。 秦芷:“现在的小孩,真的好敢。” 她当时跟贺舒扬来这边,就差缩着脑袋夹起尾巴做人了,生怕触碰了什么俱乐部的禁区,导致被教练打包送回北京。 也是因为这个组合的拆队事宜,让张简方思索,是不是自己太急功近利了? 把十三岁上下的小孩子送到国外,本就是一场冒险,对孩子的挑战也很大。 远离故土,环境变化,亲人不在,训练不断失利,固然有组合之间作为人的问题,但他们确实不如在首钢这边的训练氛围。 张简方不是在把问题都推到自己身上。 他明白,一个优秀的运动员组合,不该存在“都是你导致了我们的失败”这种想法。 双人与冰舞是需要配合的。 国际上许多拆队情形出现,闹得不可开交的那些,全是因为把责任都归给了对方。 但训练是一个很苦的过程,劳累尚是不值一提,受伤、疼痛、没有进步、失败的痛苦,日积月累以后,已经不是“别人都可以为什么你不行”了。 可体育项目偏偏又是如此。 别人都可以,你不行,那么,你就没有以后了。 这就是一条独木桥,颤颤巍巍的,谁惧怕谁就掉下去。 张简方既怕自己呵护得不够,又怕自己呵护得太多,他能在面对“敌人”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