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什么仇、什么怨? (第4/7页)
还低一些,如果到了iPhone时代,由于品牌溢价的提升,苹果产品的生产物料成本在售价中的占比会更低,不过由于苹果手机背后的技术含量以及软件支撑力度远大于iPod,所以到那个时候,苹果在研发上软性成本也在提升,但相对的,销量越大,研发成本均摊的也就越厉害,笼统的说,花一亿元研发一款产品,卖掉一万台,单台的研发成本均摊下来就是一万元;但如果卖了一亿台,单台的研发成本均摊下来不过只是一元钱了。 总体看下来,Mango-ME2的成本并不比苹果低,甚至因为要承担研发成本的缘故,成本比iPod还要高出一点,正常来看,这样的产品比拼相比竞争对手来说,是有软肋的,但李牧最硬气的一点是:他不需要靠Mango-ME2赚钱。 也就是说,李牧可以把苹果原本留给他自己的15-20%净利润全部丢掉不要,这样一来,立刻就能在价格上拥有碾压对手的优势,再加上李牧准备采用直销的模式,在经销商利润上,又能够压下5-10个百分点,这样一来,他至少能跟苹果产品拉开20-25%的价格差。 拿没有关税的香港售价来比的话,刚刚上市不久的iPod3-30GB版本,售价大概在4500港币,如果Mango-ME2同样在香港开卖,李牧3600就敢卖。 而且,更便宜的Mango-ME2,还搭配了更好用的YYtunes,又整合进了整个YY的社交生态以及推广资源,这相比苹果iTunes iPod的优势要大得多得多。 软件、硬件产品都已经定型,李牧便在会议上给核心管理层制定了一个战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